差生文具多

看了这个视频小心效率陷阱:為什麼你不需要”第二大腦”或者”個人知識庫”?,觉得里面有些点说得还挺对的。有些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维护一个个人工作系统的运行,其实是对未来的期许。想着未来有一天了可能会用到这些东西。这其实和我小时候总是爱收藏那些破烂零件一样,总觉得有一天我要搞出什么大发明而需要他们。结果18岁之后,被我妈处理掉,从来没有再拿出来使用过。有些人们觉得输入决定输出,

但其实搞反了,是输出决定输入.要针对较为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收藏、整理的时候,顺带着就把他们的收藏位置记在脑中,未来在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会关联到。有点像指针一样,不必记住全部内容,但得记住有这个东西,记住它在哪里。而不是盲目把一堆东西扔到内存里,没有指针可以访问到,或者在需要的时候没有指针可以访问到,结果最后内存溢出了。搭建这些东西是很快乐的,因为对未来期许着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提升生产力。但是维护起来就是噩梦。当遇到一个新的信息时,这些人需要首先思考怎么去以自己定下的规范收集这些信息,然后才思考这个信息未来会怎么用。第一个过程太费精力了,像是额外做了个“运维”的工作。

任何文字组织结构都远远无法模仿人脑的结构。哪怕是较为形象的白板笔记软件都需要由人的视觉、经过人脑理解后,才能get结构关系。从视觉到理解这期间的过程注定是有损的,需要经过大脑额外处理,并不像我们对于脑中已有东西那样即取急用,“第二大脑”就是个自我安慰的概念。

我觉得收藏分为两类。一类是精准收藏,对于收藏内容很认同,收藏时能够把控住收藏的位置,要保证未来涉及到相关的点时会想起它,但因为有些记忆模糊,能够很快定位收藏位置,及时取出“复习”。二类是模糊收藏,不知道它以后还有没有用,但觉得可能会有用,所以留下。

因为用 cubox 收藏到收集箱是一个成本很小的过程,所以这种方式可行。借助 cubox 嵌入搜索引擎的插件或 cubox 内搜索,未来说不定就会重新找回来看到它。

所以我觉得那种没有目的的收集、记录,而从不回顾,美其名曰“其义自现”,是完全无用而又费时间的事情。

我目前的方式就比较适中。

Cubox:一是对于在什么层级收藏了什么东西较为熟悉,能够很快取出用,脑子存指针和摘要信息,cubox存全部信息用来备忘。二是作为个人筛选过的搜索引擎,遇到不知道会不会有用、但当下觉得有价值的信息,随手扔到收集箱里。对于五彩的态度应当更随和一些,要认定“划线是低成本的行为,不需要组织内容”,只是为了未来再次看到这个文章会找到重点。哪怕再也不会看到也没关系,毕竟划线低成本。

备忘录:用来无脑地扔片段、扔突如其来的想法。降低一切需要思考的成本,如怎么划分分类创建新页面、怎么取页面名、用什么字体。什么都不要,一键创建新页面、不取名字、直接下笔。分类到备忘录子文件夹or转移补充到craft也是事后的事情。

Craft:一切的工作空间,文件、项目、文章,全部在里面,保持自己熟悉的结构保证能很快找到里面的一切东西。确定性对于我来说很重要,标签+过滤器的不确定性真的会让我感到恐慌。确定性能够提高我的把控感。

还有一项,纸笔:这也是我最近才发现原来保持纸笔在工作台左手边会提高的效率。相比于任何电子工具,纸笔是最低门槛的,也是最随心所欲的。我不需要思考怎么操作鼠标键盘,怎么在某个位置插入图形。当我需要一会儿写字、一会儿构思结构图、一会儿计算公式的时候,不需要在各个电子工具直接切换,一气呵成。最好是小型线圈本,这样能保持一直打开的状态而且不占空间。

评论区里说学生时代有些人总是很有仪式感地把各种颜色的笔并排摆在桌面上,一堂课下来做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笔记。其实他们做了大量“运维”工作。而有些人不怎么做笔记,甚至课也不会完整听,但却理解得非常好,成绩也较好。恰巧我学生时代就是后者,从来不做笔记,也不怎么听课,但总是保持优的水平。但其实也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些做繁杂笔记和听已经会了的知识的时候,我会沉浸思考,我会在纸上勾勾画画。课上没思考完的东西我最喜欢在自习课跑到没人的厕所思考。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在某个领域上获得成就都是需要投入时间的。只是别人投入时间在了高成本低收益的事情上,他们投入在了降低了所有阻碍他们的门槛之后的思考当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